面对中国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的现状,一个百万现金持有者的抉择难题凸显出来:是投资房产还是稳妥存银行?让我们先从当前严峻的市场环境入手。
8月份的数据显示,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,新建商品住宅售价指数环比下降的城市数量已增至50个,较7月份增加了10个,而环比上涨的城市则锐减至19个,比7月份减少了11个。仅有1个城市价格持平。与此同时,2022年1-8月,全国百城新房销售面积同比下滑44%,达到85亿平方米。一线及二线城市新房销售面积同比下跌37%,达1306万平方米;三四线城市新房销售面积同比下滑25%,达1083万平方米。 这组数据有力地印证了“量价齐跌”的严峻形势。
面对市场疲软,各地政府纷纷祭出“救市”政策,包括取消限购、降低首付比例、下调房贷利率以及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等。截止8月底,全国救市政策实施次数已超过700次,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80次。然而,这些措施的效果却并不显著。 更值得关注的是,六大国有银行同步下调了各期限存款利率,其中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调15个基点至2.6%,这进一步加剧了百万现金持有者的投资困惑。
展开剩余56%一些专家建议,拥有百万现金者应投资于一线或二线城市核心地段的房产,以期获得未来升值潜力;或者,如果已有房贷,则应提前还款,减轻月供压力,从而优化资金运用。然而,这种建议存在明显缺陷。首先,百万现金在核心城市核心地段购房,往往连首付都难以支付,更难以保证其永久升值。日本90年代初的房地产泡沫破裂,东京房价暴跌70%的教训犹在眼前。
其次,目前拥有百万现金且仍有房贷未还清的家庭少之又少。在高房贷利率(曾超过5.88%)的环境下,如果真有百万现金,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提前还贷,因为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通常无法超越房贷利率。 百万现金家庭在国内属于凤毛麟角,并非普遍现象。
因此,专家的建议缺乏现实可行性。虽然银行存款利率持续走低,但仍提供稳定的利息收入。将百万现金存入三年期定期存款,年利率为2.6%,每年可获得2.6万元利息。相比之下,在核心地段购房不仅面临沉重的月供压力,还需承担未来房价可能下跌的风险。
综合来看,对于手持百万现金的个人或家庭而言,选择存款或购买国债,无疑更为稳妥。这不仅能提供稳定的现金流,应对失业、疫情或疾病等突发事件,更能为将来房价下跌后抄底购房创造机会。 在当前房地产市场的不确定性下,谨慎理财,规避风险,才是更明智的选择。
"
发布于:上海市象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